新闻通知

关于开展首都师范大学生科院2013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日期:2013-05-30 | 阅读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精神,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有效搭建“认识社会、回报社会”的多途径平台,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为祖国建设作贡献,按照北京团市委的统一部署,校团委决定开展首都师范大学2013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伟大中国梦为指引,以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强化本领、勇于创新、敢于吃苦、锤炼品格”为目标,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回报社会”为工作着力点,坚持“全面部署与重点组织相结合、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项目实施与有效传播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动员学生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现促进学生成长、服务基层发展双向受益。
二、活动主题
“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
三、活动时间
20136月—9
四、社会实践活动范围及领域
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于践行总书记的五四讲话精神及回信精神,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以理论学习、政策宣讲、基层建设、走访调研、志愿服务以及创新创业等实践形式,覆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与研究、科技创新推广、医疗卫生服务、低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城市发展和城镇建设、志愿服务以及就业创业调研等相关领域,划分京内实践活动和京外实践活动等实践区域,立足首都,面向全国。
五、活动项目
(一)“共筑中国梦”思想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合,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五四讲话精神和回信精神,以增强当代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奋斗精神为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青年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荣历程,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成长道路和共青团的基本职能、目标任务,让青年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
(二)“寻找党的足迹”爱国主义学习调研活动。各院系组建以党员为主的学生团队到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调研,访谈老红军、革命先辈、改革开放事业建设者等,以独特视角通过图片、寄语、论文、调研报告等形式,体现学习调研活动的成果,进一步加强青年的党史教育。通过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深刻认识老一辈中国共产人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和改革开放时期建立的丰功伟绩,增强青年对党的热爱之情,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激发广大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共聚社区青年汇”大学生城市发展服务计划行动。为鼓励各院系学生与首都社区进行对接,以“社区青年汇”实际需求为导向,以社区青年及周边人群为对象,以知识类和文体类内容为重点,实现首都学校与社区青年汇的全面对接,号召青年学生深入各地区开展各类政策宣讲、知识普及培训、文艺活动等活动,提升青年自身能力,服务青年现实需求,助力青年成长发展。
(四)“乡土情,基层行”共建实体化“大团委”活动。高校基层团组织与乡镇团委结对共建为主要方式,促进共青团资源优化配置,巩固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工作成果,提升基层共青团组织活力,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回报社会”。充分发挥农村阵地优势和高校专业力量、院系青年人才队伍的互补作用,促使基层团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五)“圆梦中国”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继续重点组织动员大学生到基层开展政策宣讲、社会调查、科技支农、教育帮扶、文化宣传、医疗卫生、生态环保、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深入基层开展综合服务。
(六)“青年服务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为树立广大青年正确的成才导向,以青年服务国家为实践项目主题开展关爱帮扶、文明宣传、文化教育、法律咨询、义务劳动等相关志愿服务活动,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到实践中、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去经受磨练,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按照“就近就便、需求对接”原则,引导青年大学生把志愿服务重心进一步向社会基层实践延伸
(七)“绿色生态,大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调研行动。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指示,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环保方针,动员广大学生在生态环保实践中勇当先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八)“科技筑梦,助力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行动。以推广“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成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为目的,选拔优秀“挑战杯”项目和参赛团队,赴祖国相关地区进行实践考察,为相关科技作品的实施应用做可行性分析、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寻找理想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推动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
(九)“创业圆梦,开拓进取”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考察及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青年创业园的实地考察和对青年创业典范的走访,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认真分析总结,撰写实践成果报告。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尝试开展身边可及的各类创业实践活动,从亲身实践的经历中,摸索创业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全方面促进青年学生就业创业事业的发展。
六、工作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529日—65日)
各班团支部要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紧密结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二)重点团队组建阶段(529日—610日)
1.申报校级重点团队
20112012级同学按要求组建院系级,择优申报校级重点团队。团委将对重点团队给予支持,并加大宣传力度。
2.申报市级重点团队
院团委将按在院系级和校级社会实践团队中择优申报市级重点团队。团市委将对重点团队给予支持,并加大宣传力度。
注:无论申请哪一级别团队都统一按市级申请表填写申请材料。
(三)活动开展阶段(615日—831日)
1.各参与团队根据实践计划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记录活动亮点、方案设计和活动成果等相关内容,在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完成资料整理及报送工作。
2.要求每支市级重点团队拍摄一部关于本团队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DV短片,短片具体要求参照“青春的纪录”——环太平洋大学生微纪录作品大赛参赛作品的相关要求(见附件3),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和其他资料一起报送校团委。
(四)总结表彰阶段(9月—11月)
1.院团委于新学期开学一个月内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及相关奖项评比工作,将实践成果以文字、图片、DV视频等形式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至团市委大学部。
2.团市委和校团委将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工作,对参与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和北京市社会实践的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
3.对各重点团队提交的DV作品自动转为2013年“青春的纪录”——环太平洋大学生微纪录作品大赛参赛作品,参与活动评比。
七、信息报送
请各位申请社会实践项目的团队负责人将相应申请表:京内重点团队申报表(附件1)或京外重点团队申报表(附件2) 填写完整,于67日前发送至生科院学生会邮箱:cnucls@126.com
联 系 人:王洵  李意涵 
联系电话:68901479   15801512379
团委地址:教四320
 
附件:
32013年首都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DV短片拍摄相关要求
共青团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委员会
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